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的滨河路中段。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 [1-3]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 [13]
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成为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兰州黄河铁桥作为一个交通结构工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同时,建造桥梁所需物资的运输过程也创造了近代运输史上的奇迹。 [4]
2006年5月25日,兰州黄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6]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 兰州黄河铁桥
- Lanzhou Yellow River Iron Bridge
- 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天
- 中山桥,左公桥 [14]
- 清宣统元年(1909年)
- 6-1070-5-197
目录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农历五月初,甘肃洋务总局彭英甲等与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就包修兰州黄河铁桥一事拟定了初步的合作合同,喀佑斯请工程师进行实际勘测,得到勘测结果后,德方认为“黄河水性,虽云湍急,若如所议章程架修铁桥,甘愿保固八十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28日,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正式签订兰州黄河铁桥包修合同,兰州黄河铁桥的各项建设筹备工作全面展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 [1]
清宣统元年(1909年)6月18日,兰州黄河铁桥南北两座牌厦竣工。每座牌厦均为三开间,雕梁画栋。牌厦前后共悬名人匾额四块:其中由升允题写“第一桥”匾2块,分置南北桥头;另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在铁桥两头立了两块石碑,由升允撰文记述铁桥修建始末。
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在铁桥南北两端各添建一座中华传统式古建筑——牌厦。 [2]
民国后期,兰州黄河铁桥南北两座牌厦被拆除、毁坏,四张牌匾也不知所踪。 [7]
1954年,兰州市对兰州黄河铁桥进行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及铁板桥面。
1989年,兰州黄河铁桥保固合同期满,部分构件老化。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正拟对铁桥进行全面大修时,8月9日,一艘自重260吨供水船失控撞到了桥墩上,铁桥遭受重创,兰州市当即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抢修,使铁桥转危为安。同时,加宽人行道,装饰桥身。
1992年,在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期间,兰州市在桥头竖碑,第一次将兰州黄河铁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
2004年,兰州市对兰州黄河铁桥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彻底最大规模的维修加固。结束其近百年的通车历史,变成永久性步行桥,成为兰州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兰州市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兰州黄河铁桥再次维修加固,将桥体抬升1.2米,增强桥体抗震泄洪能力,而且恢复通车,缓解了兰州交通的压力。 [8-9]
2013年3月30日起,为了保障行人、游客通行安全,保护国家重点文物,兰州黄河铁桥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3]
兰州黄河铁桥
兰州黄河铁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初建桥所用料件均由泰来洋行从德国购置。 [4] [10]
兰州黄河铁桥设计简洁明了,没有多余冗杂的装饰,它不是中国的传统的建筑类型,而是工业化时代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先进的施工、管理水平在空间构筑物上的形象体现。 [4]
兰州黄河铁桥由上部结构(桥身)和下部结构(桥墩)两部分组成。兰州黄河铁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其中车行道宽6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米。 [3]
兰州黄河铁桥下部结构由2座桥台、4个桥墩组,沉井基础开挖至岩层。桥墩、桥台的材料不一样,南桥台是条石砌的,北桥台是混凝土的。南面第一墩上部是浆砌条石,下部是混凝土。其余三个桥墩上部是混凝土,下部是浆砌疙瘩石。 [4]2010年~2011年将桥墩顶整体现浇筑混凝土接高1.2米。 [3]
兰州黄河铁桥桥身原为穿式钢桁架,共计5孔,每孔跨径45.9米,全长233.5米;每孔2片桁架,共计10片桁架;每片桁架有9个节间,每节间各为5.1米。桁架横梁为钢梁,栏杆由角铁及钢管焊接而成。 [4]桥身为五座弧形钢架拱梁,桥面为铁板。 [3]
兰州黄河铁桥——李文朝
万里黄河第一桥,降龙镇远自天骄。
金城关下冰川渡,白塔山根浮舸漂。
军事要冲兵甲动,丝绸之路锦旗摇。
石墩铁架飞天堑,唯见长虹傲碧霄。 [11]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
兰州黄河铁桥碑记和将军柱
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兰州黄河铁桥的位置上兴建了镇远浮桥。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500年兴衰史的见证。 [4]
据《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记载,兰州黄河铁桥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开始修建,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竣工,历时近两年半,花费白银30.66万两。 [3]
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再加上清末洋务运动的历史条件、政府和民众的积极参与的社会背景,使兰州黄河铁桥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变成了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同时,桥梁所需物资的运输过程也创造了近代运输史上的奇迹。 [4]
甘肃省档案馆馆藏当年修建兰州黄河铁桥所形成的原始档案文献共计45卷570余件。这些档案文献,真实而详细地记载了兰州黄河铁桥筹备、修建及其管理的全貌,同时也反映了清朝末期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诸方面的历史情况。 [4]
2010年~2011年,兰州黄河铁桥维修加固工程是甘肃省对仍在使用中的20世纪遗产进行的首次整体维修加固,为中国国内同类文物的保护维修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8]
1989年,兰州黄河铁桥被列为兰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
2005年,兰州黄河铁桥被列为甘肃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12]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