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文化资源
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古城
华夏传人第一龙——崇信龙根
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针灸医学第一祖——皇甫谧故里
中国梯田化第一县——庄浪县
泾川瑶池——圣水池
庄浪云崖寺石窟
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陶器、古人类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在陇山两翼、泾渭河流域繁衍生息。泾川大岭被认为是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距今60至20万年。在泾川牛角沟发现智人阶段人类头骨化石,距今5至2.8万年,这是在泾河流域第一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以马鞍型口罐为特征的安国式类型文化出土后,考古学界非常重视。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伏羲、女娲文化、西王母文化、黄帝问道为标志的崆峒文化等,都是中华文明源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早期文化中的阮、共、密、卢等方国,公刘农耕,文王伐密,穆王西游,西周历史文化名城———灵台的青铜器,国内外闻名。平凉境内已发现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市现已普查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219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石窟、武康王庙、延恩寺塔、云崖寺和陈家洞石窟、王母宫石窟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2处,全市8个博物馆,馆藏文物3.3万多件,居全省第二。灿烂的文物,光辉的遗存,陈述着平凉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文明。
平凉历史长河,波浪滚滚,古代戎、羌、五胡等民族,频繁活动。秦皇、汉武西巡登崆峒,汉唐丝绸之路穿过平凉,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平凉各族人民对丝绸之路畅通有重大贡献。以泾川南石窟寺和百里石窟长廊等为代表的平凉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上民族、宗教文化的璀璨明珠。平凉历史舞台上,龙腾虎跃。李世民西征薛举,刘昌筑平凉城,李元谅筑良原、崇信城,李商隐登安定城楼,蔡挺开拓柳湖,刘沪筑水洛城,范仲淹开府泾州,明韩王封于平凉,清朝平定王辅臣叛乱,左宗棠西征栽杨柳……平凉大地,人才辈出,乌氏倮、皇甫谧、梁肃、牛僧孺、吴玠、吴璘、刘锜、赵时春等代表人物,各领风骚。红军长征过平凉,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静宁、会宁地区,以静宁界石铺、泾川红军楼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在平凉历史上谱写了新篇章。
平凉历史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基本可分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多民族文化、陇东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类别。平凉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性、开放性、民族性、边疆性等特点,与“包容、和谐、务实、进取”的平凉精神一脉相承。多年来,平凉人民集中力量和智慧,培育和打造出古城纪文化、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4张文化名片,打造出崆峒山道教、西王母祖祠、皇甫谧医学、红色文化、陇东民俗、书画之乡,梯田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平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实现由历史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型跨越。
在平凉历史文化产业的开发方面,一是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创建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以泾川王母宫、大云寺、百里石窟为龙头的佛教文化产业基地,以灵台皇甫谧为龙头的针灸学文化产业基地,以静宁界石铺为龙头的红色文化产业基地,以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园为龙头的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建设5大基地都与历史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可以说平凉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创造平凉新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开发文化产业的支柱。二是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平凉文物古迹进行抢救性保护,防破坏、防火、防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泾川西王母信俗、华亭曲子戏、庄浪高抬等3项已经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有9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2批92项进入市级保护名录,74项进入县级保护名录。成立了皇甫谧研究会、崆峒学研究会、成纪文化研究会、西王母文化研究院等,对平凉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对古籍保护与出版,《皇甫谧全集》《梁肃文集》《皇甫枚文集》《赵时春诗文集》《平凉府志》《崆峒山志》《柳湖书院志》等成为平凉人民的精神财富。三是以平凉历史文化命名的产品上档次,成规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已经有了柳湖春、崆峒系列酒、西王母宴、将军宴、玄鹤醋、广成大酒店、皇甫谧制药厂等品牌,将这些品牌发展成为天下名牌,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加强平凉历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坚持保护与利用,普及与弘扬并重。打造一部平凉历史体裁的电视连续剧,提高平凉的知名度,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使大家对平凉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如数家珍。对平凉的历史文化资源古为今用,继往开来,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平凉文化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