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文化资源

时间: 2014-07-21

 

甘肃省天水市文化资源

 

伏羲庙

李广墓

 

麦积山

仙人崖

 

历史文化圣地之天水

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63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

地理位置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交通及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0连霍高速2011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11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2003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2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30%199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行政区划

20101231日,天水市下辖秦州区、麦积区两个市辖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面积14392平方千米,总人口363万。秦州区 面积2442平方千米,人口67万。区人民政府驻大城街道。邮政编码741000。(2005以前叫秦城区)麦积区 面积3452平方千米,人口61万。区人民政府驻道北街道。邮政编码741020。(2005年以前叫北道区)甘谷县 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741200。县人民政府驻大像山镇 武山县 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4.28万。邮政编码741300。秦安县 面积1601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741600。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清水县 面积200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41400。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武山县 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4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面积1311平方千米,人口34万。 邮政编码741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张家川镇。

历史沿革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时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194983日,天水县解放。8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辖天水、甘谷、武山、徽县、两当、通渭、秦安、清水8县。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1950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其行政区域。525日,平凉专区析出庄浪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销岷县专区,所属陇西、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庄浪、陇西、通渭11县,81个区公所,614个乡。1952年,天水专区91个区公所,635个乡。195376日,张家川自治区成立(195510月改称县)。同年底,天水专区辖112887个乡。19561月,天水专区的陇西县、通渭县划归定西专区,武都专区的礼县、西和、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平凉专区。同年底,天水专区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礼县、西和、成县、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张家川12县,67个区,531个乡,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195844日,撤销两当并入徽县。48日,撤销武都专区,所辖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5县划归天水专区。95日,撤销西和县、礼县,合并成立西礼县。撤销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1216日,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20日,撤销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甘谷、漳县、武山合并成立武山县。撤销张家川县和清水县,合并成立清水回族自治县。同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天水专区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礼、徽成、武都、文县8县。129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19611115日,恢复武都专区。原划归天水专区的武都、宕昌、康县、成县、文县仍划归武都专区。1215日,恢复天水、甘谷、漳县、两当、西和、礼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漳县划归临洮专区。至年底,天水专区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礼县、徽县、两当、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等10个县,60个区,440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19631023日,撤销临洮专区,将其所属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111县,482个人民公社,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96910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辖111县,223个人民公社,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980年,天水地区辖111县,232公社,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政社分设,改社为乡。 1985年7月8,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原属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4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新设秦城、北道2区。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138个乡,11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1992530日,武山县远鸳鸯乡改为鸳鸯镇。 1998年11月16,北道区甘泉乡改为甘泉镇。至2010年底,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个市辖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40个镇,109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11日起,秦城、北道区更名为秦州区、麦积区。历史文化在天水,飞翠流玉的马跑泉,香美胜乳的甘泉,四季如汤、去病健身的温泉,珠帘垂挂的菩萨泉,寒彻沁人的八卦泉,鱼随泉涌的神鱼泉等,分布面广,知名度高。这些泉水水质甜美,四季不断,久饮能使人皮肤洁白。天水居民皮肤多白嫩,因而有"天水白娃娃"的说法。天水自汉代设立郡,先后为军、为县、为镇,所辖区域及治所曾多次发生过变动。1913年,废秦州(今天水)设立了天水县,属渭川道所辖。1927年国民军进驻陇南,废道,改为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83日,天水解放,设天水分区,1950年设天水专区。

天水别称秦州。秦州之名最早始于魏文帝元年(220年)。秦的来源是由种植禾(即毛谷)而来的。远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就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赐姓。到西周时,伯益之后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孝王赞赏。孝王不仅让他继承了舜时伯益""姓,还"封其地为附庸,之秦(即今清水、张川一带)""秦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开端。天水是""的发祥地,自三国以来,在天水以""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岭、秦州等。在唐开元盛世,秦州是中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时。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经,曾途经天水,"过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传着许多唐僧取经的传说。唐安史之乱后第四年,杜甫为回避动乱,也曾毅然弃官,携带家小,越陇山,奔到秦州。开始居住在秦州城东南50里的东柯谷,即现今天水市北道区街子乡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后移居秦州城内。杜甫在秦州住了三个月,所写《秦州杂诗二十首》以及由陇入蜀的12首纪行诗,在他一生诗词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水还有一古称,叫"成纪"。成纪之名,始地西汉,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成纪得名与传说中的伏羲氏有关。称天水为"龙城",因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龙的故乡。《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故天水素有"皇故里"之称。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64卦及河图图形,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天水人总喜欢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雕梁画栋,古柏森森。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20世纪,约1600年间的7730余尊塑像,并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同时,环绕麦积山方圆数十里分布的植物园、仙人崖、石门、净土寺、曲溪和街子温泉度假村,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秀色交相辉映,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

历史名人

1)伏羲氏,风姓,母曰华胥,古成纪人(今天水秦州一带)。从战国以来的文献记载和秦州区王家磨等新石器遗址的考古发现,伏羲是从渔猎至始有畜牧业时代的一个氏族或部落酋长。被华夏民族尊崇为“人文始祖”。

2)轩辕氏,姓公孙,名轩辕,是中国历史上“三皇五帝”中的黄帝。据史载,轩辕氏为有熊国少典之子,生于寿丘(今天水秦州齐寿山东南的花羊山谷),长于姬水,改姓姬,娶西陵之女,是为螺祖。

3)石作蜀(前517——前479),字子明,号卓子,春秋冀县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

4)秦襄公,(前?——前766年),今甘肃天水一带人,秦国的奠基者。

5)李广,(前?——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西汉名将。

6)赵充国,(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境内)人,后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汉名将。

7)段会宗,(前83年——前9年),字子松,西汉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市)人。曾两任西域都护,四次专使乌孙,是西汉后期著名的外交家。

8)赵壹,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著名辞赋家,活动在汉灵帝(公元168年——189年在位)之

9)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三国时蜀国将领。

10)江瞻,(470年——524年),字思远,号枕云。渭水(今甘肃天水)人,南北时期北魏丞相,被封为胶武侯。

11苻坚,(338年——385年),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12)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即唐太宗。李氏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生于渭水北岸的陕西武功。

13)李思训(651-716653-718)唐代书画家。字建睍,作建景。出身唐宗室。唐高祖从弟长平王李叔良孙,李孝斌子。

14)李白,(701762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代大诗人。

15)李翱,(772年——836年),唐代散文家、哲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16)张俊,(10861154),南宋武将。字伯英。曾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与岳飞、韩世忠,刘光并称南宋中兴四将。

17)邓宝珊,(1894年——1968年),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革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18)胡宗(14801560),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一号鸟鼠山人,秦安县人。著书甚富,其中最著名的为《鸟鼠山人集》。

19)巩建丰(1673年--1748年)前清教育家,伏羌县(今甘谷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攥修、云南学政、侍读学士。雍正十年(1732年)告老还乡,人称“关西师表”。

旅游景点

天水主要旅游景点:玉泉观?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大象山大佛?甘肃天水石门山?仙人崖?伏羲庙?甘肃天水水帘洞?南廓寺?千佛洞?甘谷大象山?曲溪?拉稍寺 ?天水师范学院?大地湾遗址?麦草沟?拉稍寺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卦台山 ?显圣池?李广墓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部,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麦积山石窟塑像的大小与真人相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有的俊俏活泼,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在天水附近的武山尚有拉梢寺石窟,位于绝壁上的浮雕大佛高约六十公尺,远观尤觉雄伟。

麦积山洞窟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各洞窟。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载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即出生于天水,故天水又称为“羲皇故里”、“龙的故乡”。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伏羲诞辰日和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天水便举办规模盛大的祭典仪式,1995年起,又扩大办成了天水伏羲文化节。现存的伏羲庙,又名太宫,在市区西关,当地称作人宗庙,其建筑肃穆古朴,巍峨壮观,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这里松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冈、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中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中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在甘肃天水市北天靖山麓。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重建。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传为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处。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亭台高下,碑碣遍山;林木蓊郁,曲径深幽。春来杂花丛生,碧草蒙茸,游人至此,流连忘返。 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草书四帖,上书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当地人称为“朝观”,时值春早人闲,热闹非凡,组成一幅喜气洋洋的风情民图。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20060525日,玉泉观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1年06月25,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所植。 大象山石窟 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境内距县城五华里处。那里有一座正看如旗,横看似龙的山峦拔地而起,旧名文旗,现名大象山。山上松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修有长长的走廊,如同一条腰带。廊上窟龛相连,巍峨壮观,现存二十二个窟龛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和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这是大象山窟龛特殊之处,在全国也很罕见。甘谷大佛为释迦牟尼佛。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19819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2001年该石窟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台山气势宏伟,环境壮观。台山山体如一龙马之态雄卧于景色秀丽的三阳川西首,集一川风脉于山岭,画卦台远视如一古老城堡。“文革”期间,这里的殿宇钟鼓楼等古建筑大部分被拆除。改革开放后,被破坏殿宇修复如旧,使卦台山恢复了历史的原貌。台山和山右渭峡中的“渭水秋声”同为秦州十景之一。台山传有风胜龙石,洗脚真迹,龙马仙洞,卦台旧痕,九龙朝卦,姜维古城等八景之说。其中最为神奇当推“龙马仙洞”了,传说伏羲在卦台山创画八卦时刻,山右渭峡峭壁中突然有一洞窟訇然窍开,飞腾出一只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便启迪伏羲触发灵感,创画出太极八卦图,易经学者张渊量来这里后写诗句赞曰:“卦台山上文明启,龙马洞中万象生。”

仙人崖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天水市东南6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石窟的东北方向,始于南北朝,据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明代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景区由三崖、五峰、六大寺组成,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下,知名景点有“仙人送灯”、“净土松涛”、“仙水湖光”等,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丽,景相连,犹如仙境。其中位于朱家后川的净土寺,是天水最有名的佛教净土宗寺院。现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庙。 仙人崖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山、水秀、崖峻、林密;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寺宇、庙观、窟龛多建于高耸的峰顶或凹凸飞崖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泥塑雕像,遗憾的是多被损毁,遗存较少。据一九五三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团鉴定,这里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兴建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长期以来,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  仙人崖景区主要由石莲谷、仙人崖、罗汉沟、净土寺、瀑布崖、翠英山和哭祷峡等景点组成。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组成三崖即东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而灵应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称。在这一景点中最宏伟壮观的是由“五峰”和罗汉沟群峰共同构成的“十八罗汉朝玉帝”的景象。其景象的具体构成为:东、西峰和玉皇峰三峰参列,玉皇峰处于正中;宝盖峰和献珠峰与三峰比列,宛若仙童侍立;另有罗汉沟的群峰似具若揖若拜之势,故有“十八罗汉朝玉帝”之美称。在这里现保存有北朝、宋、明、清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画八十七平方米,永乐年间的珍贵铜佛像5尊。以及明清两代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间,多数建于天然岩庵下和巉岩奇峰颠。仙人崖三崖中,以西崖面积和佛殿数量为最,14座殿宇内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多尊,艺术价值极高。仙人崖地势险要,群峰峦嶂,岩石万仞,松成林,鸟语花香。以石岩洞、献珠峰、南天门、宝盖山千佛崖最为典型,奇山、秀水、绿树、野花相映,涉足其间,确有身临仙境之感。珠山与宝盖山之间有一孤峰,望之如塔,峰上有燃灯阁,内有明代塑像燃灯佛。相传这有天然仙灯,深夜有灯火自崖石飞出,故以“仙人送灯”的美称列入秦州八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