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名片】
牛乐,汉族,甘肃兰州市人,1971年生,文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1994年至今任教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民族学),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所长。
兼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唐卡艺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受聘为国家社科基金 同行评议专家、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被兰州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聘任为特聘教授和研究员。
【文艺成就】
入选“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016)、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20)、甘肃省领军人才(2021),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2018)、“第五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者”(2020)、“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22)、“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等重要奖项。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 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及其他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 4 部,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其中收录于CSSCI 核心期刊 20 篇),内容涉及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手工艺传统的价值转化、文化产业开发等诸多现实问题,研究领域宽广,成果丰硕。学术专著《素壁清晖-临夏砖雕艺术研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甘肃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学术著作三等奖、甘肃省 2012 年度“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三等奖、甘肃省第三届“民间文艺百合花奖・学术理论”二等奖;《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甘南卷》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学术论文《文化边界上的道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拉卜楞唐卡艺术》获得“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美协首届“历史与现状・青年艺术理论评选活动”优秀论文奖;论文《文旅融合视野下民族手工艺的转型与变迁》获得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优秀奖;论文《多元文化的隐性传承策略与文化逻辑--图像学视野下的洮岷民间信仰》获得 2019 年度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甘南藏区唐卡艺术源流与传承体系考述》获得甘肃省“第三届文艺评论奖”;论文《河湟多元民族地区文化假晶现象透视--伊斯兰拱北建筑装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获得甘肃省 2016 年度“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从敦煌情结到民族主题--甘肃地域美术现象的文化阐释》获得甘肃省第三届艺术学论文暨文艺评论征文活动二等奖;作为编委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甘肃卷》《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甘肃卷》等重要项目的研究和文本撰写工作。以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为平台申请承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训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研培计划参与高校。2015年—2018年先后主持临夏砖雕等 6 个基础培训班,甘南唐卡等 4 个高级研修班,累计培训甘肃省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00 余人次。2022年3月28日,中宣部、人社部和中国文联联合召开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牛乐教授等44名同志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牛乐教授心中,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来从事教育、科研与社会工作成果的肯定,也将成为他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新起点。
立德树人、励志进取
1994年,牛乐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西北民族大学美术系(现美术学院)工作,23岁就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此后,他又先后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成长为一名兼顾教学、科研的资深教育工作者。迄今为止,他已服务民族教育事业28个春秋,给上千名本科学生讲授过课程,培养了5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如今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在美术教育和诸多社会领域发挥着他们的力量。
“立德树人、励志进取、以德为先、服务社会”既是牛乐教授教书育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他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执教以来,他的教学工作始终和自己的科研工作、社会工作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这是他取得一系列工作成果最重要的原因。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做事原则以及励志进取的工作态度不仅使学生受益匪浅,亦带动了美术学院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除授业解惑之外,牛乐教授极为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用科研带动教学,用社会实践促进学术研究既是他个人事业发展的策略,也是他培养学生的重要的手段。基于这种整体理念,他的工作既在校园和课堂,亦在广阔的山川田野和基层社会展开。
在学生们眼中,牛乐老师多才多艺,性情随和,与师生的关系融洽。在课堂上精力充沛,幽默风趣。田野工作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对待学术问题更是严肃认真,斤斤计较,一丝不苟。在教学生涯中,他和学生不只是师生关系,也是科研工作的搭档,社会工作的同事。正因为如此,他培养的学生均积极参与了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很多家在内地的同学毕业后没有返乡工作,而是在西北民族地区就业生活,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亦有很多同学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在学业上持续进取,在学术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2010年以来,牛乐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文化产业开发等诸多现实问题,研究领域宽广,成果丰硕,先后获得了十多个重要学术奖项。这些成果致力于从多民族共创视角呈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内涵,科学阐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与变迁,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此为基础,牛乐教授于2020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取得了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
守望民族艺术、厚植人民情怀
多年来,牛乐教授始终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整理、保护工作,他的学术研究始终与社会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作为一项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事业,他的工作必须兼顾科学性、人文性以及社会实际需求。在此过程中,细致的田野工作和扎实的社会调查是必须的工作基础,而不畏艰难、摒弃功利的奉献精神则是最基本的信念和素质。
2005—2015年,牛乐教授持续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从事艺术人类学和民族艺术研究,重点对临夏砖雕、甘南唐卡、民族建筑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和调研,亲身经历、见证、参与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发展。在此期间,在高原牧区和贫困山区开展艰苦的田野工作成为常态,多次在考察途中遭遇暴雨、洪水、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遇到过严重的交通事故,但是这些危险的经历始终没有磨灭他投身于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热情。
2011年,牛乐教授的学术专著《素壁清晖-临夏砖雕艺术研究》出版,并于2013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2013年,他又和项目组一起开始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甘南卷》的调研和写作,这部作品基于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对甘南唐卡的历史源流、传承谱系、文化生态、发展现状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梳理,亦拓展了甘南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全书于2016年完成,2020年出版,并于2021年再度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这些作品是他多年在民族地区从事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坚定了他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服务社会的决心。与此同时,他开始在社会工作中反观自身的学术思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基因特色、创新价值,对于文化艺术的“人民性”有了更深切的领悟和理解。
牛乐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如此表达他对于艺术“人民性”的理解:“民间艺术折射了人类最根本的生命样态,生存本色与灵感空间,正是各族人民的灵感创造赋予中华文化以独特的风骨、气象与神韵,他们既是中华山川大地的栖居者,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创造者。”
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3年,牛乐教授在西北民族大学牵头成立了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这一科研机构的成立具有前瞻性,不仅有效推动了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学科建设和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成为本校师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社会的重要媒介和工作平台。
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发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牛乐教授敏锐地把握了这一契机,以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为平台申请承办研培计划培训项目,使西北民族大学成为全国首批14所研培计划参与高校之一。2015-2019年,他和几位同事精诚合作,克服种种困难,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承办了10个专题培训班和高级研修班,内容涵盖了甘肃省大多数手工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累计培训甘肃省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培训成果被文化和旅游部作为优秀案例推广。此外,他在培训工作中的一些创新实践推动了研培计划的持续开展,被文化和旅游部聘任为“研培计划咨询专家”(西北五省区仅1人),积极参与了研培计划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订,因突出的工作成绩于2018年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一阶段,牛乐教授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奔赴各地,动员基层非遗传承人参加培训,并定期对学员进行回访,关注他们的实际诉求和事业发展情况。在此过程中,他不仅与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也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工作,对基层非遗保护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社会工作显著拓宽了他的学术思路,深化了研究成果的学术内涵与社会价值。
以德为先、服务社会
在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同时,牛乐教授的研究工作始终面向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地方政府、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任为非遗工作专家、文史委员,科技服务专家,与多家地方企业签订科技帮扶协议,合作开展多个专项科研项目,对甘肃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他还经常在甘肃、青海两省参与重要的手工艺行业技术竞赛活动中担任评委,多次受聘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推荐评审工作,连续多年担任光明日报“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和“中国非遗年度事件”的专家评委,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2012-2014年,牛乐教授两次应邀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开始关注欧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发展现状。2015年,牛乐教授参加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组织的“意大利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专项培训,期间系统学习了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国际经验和先进理念,回国后随即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2015-2016年,牛乐教授带领研究生先后在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区开展少数民族手工艺调研,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发展和价值转化研究,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详细记录了近年中国民族手工艺持续发展,价值创新的历程,并和研究生合作出版了研究成果,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回应和社会反响。2017年,他主动与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带领研究生在定西市临洮县从事以民间节日、民俗仪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经常奔波于临洮县各基层乡镇,这些工作全部自筹经费,义务帮扶,有效支持了地方非遗工作的深入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018-2019年,他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工作,多次组织学生赴临夏州、甘南州调研并参与社会实践,持续跟踪研究“八坊十三巷”、“茶马古市”等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致力于民族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价值化工作,为“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出谋划策,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2020年以来,他再接再厉,投身于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生科研团队在临夏州东乡县开展异地扶贫搬迁和就业车间的社会调研,期间深入各乡镇进行了详细采访调查,获得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同时不断出版、发表学术成果,在不同媒体上进行宣讲和推介,凸显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工作两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牛乐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我之所以取得这些成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脚下土地的深情。回首过往,我最欣慰的是自己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以及服务社会的一腔热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如一的坚守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人文情怀、理想品格与社会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和殷切嘱托,坚守艺术理想,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