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陇剧《大河东流》在京展演深受好评

时间: 2024-10-19

大河东流去,悠悠陇原诗。10月16日至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原创陇剧《大河东流》,参加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让北京观众和全网戏迷朋友们领略了陇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民盟中央原副主席李重庵,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国际剧协副主席陈涌泉,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新长,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长冉常建,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等领导与专家现场观看演出。
 
 
原创陇剧《大河东流》,是甘肃省陇剧院继陇剧《大禹治水》之后精心创排的“黄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20世纪30年代末全民抗战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兰州金城关前、白塔山下,筏客子们恩怨情仇与家国情怀相互交织的感人故事。在连续两晚的演出中,梅兰芳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观众们被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唱腔优美、身姿翩翩的表演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一幕幕牵动人心的场景不断将演出推向高潮,不少观众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在感动之余潸然泪下。当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仍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们集体起立,一次次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向全体演职人员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彩呈现,表达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有二刷的观众笑言:初观未尽兴,今夜再赴约,只为那魂牵梦绕的舞台艺术魅力。
 
 
在10月17日上午召开的陇剧《大河东流》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戏剧界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大河东流》立意好、故事好、音乐好,地域特色和剧种特点鲜明,希望其通过不断打磨提升,走得更高更远。冉常建表示,《大河东流》立意高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故事,剧中人物立体饱满,舞台画面色彩丰富,在展示浓郁黄河风情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不仅创作了一部优秀作品,也为陇剧的发展培养了后备人才。黄虎认为,剧中道具的巧妙运用,凸显了人物特质,在剧中巧妙插入极具甘肃地域特色的西北“花儿”和兰州太平鼓,增强了该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一直关注着陇剧的发展,他表示,在雷通霞、窦凤霞、佟红梅这些梅花奖演员之后,这部戏让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可喜可贺。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朱维英教授认为,该剧音乐旋律优美,音乐创作和唱腔设计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展现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魅力。《中国戏剧》杂志主编、编审罗松认为,该剧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是一部极具观赏性的剧目。《戏曲研究》杂志责任编辑殷娇称该剧具有“史诗化”风格:“波澜壮阔的背景是‘史’,剧中人物情感的喷发是‘诗’,‘史’与‘诗’的结合,羊皮筏子、太平鼓乃至兰州美食等黄河意象和厚重的黄河文化的结合,使该剧大气磅礴又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高扬等与会专家,还针对该剧部分情节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演员唱腔的准确把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龚佳佳表示,各位专家的点评是对甘肃陇剧艺术非常重要的鼓励,陇剧《大河东流》主创团队要认真消化专家意见,集中力量对剧目呈现进行打磨提升,对主题立意再拔高,进一步理顺戏剧逻辑和情感主线,切实提升剧目的艺术品质和观赏体验,全力做好剧目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扩大剧目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她也期待《大河东流》能够代表甘肃新创舞台艺术作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10月17日演出当晚,陇剧《大河东流》通过奔流新闻、学习强国、光明网、文艺中国、哔哩哔哩、百度APP、好戏平台等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340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让全网戏迷朋友共同享受了这场来自黄河之滨的戏剧盛宴。(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宣学洲 甘肃省陇剧院 王海霞)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