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文化自强

发布时间: 2022-1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专门论述,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报告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五个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战略安排。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使我对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坚定的决心。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丢掉了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和强调文化自信。2016年,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第一次将“四个自信”并提,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独特智慧,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代中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红色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

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两个结合”写进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并且将“两个结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标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对“两个结合”怎么结合、结合什么作了专门的论述,特别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既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也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践行。


推进文化自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既要自信,还要自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观点,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反复追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实现共同富裕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人民,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学艺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学艺术作品的好坏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被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才能抒写出伟大时代的新史诗,描绘出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求文学艺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反映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梦想。

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新兴文化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现出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文化自强就是要精神文化产品繁荣丰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力增强。

文化自强还需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弘扬正道,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立德树人,正人先正己,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


倡导开放包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力也是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任务之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带领14亿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了70%,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但是在国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声音还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西方主流媒体控制了国际话语权和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还因为我们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还有短板弱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要学会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要“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我们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建设好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要求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文化交流融合、文明交流互鉴已经逐渐打破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不同的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世界就会变得非常无趣。文明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这也是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规律。在对外传播中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冯俊)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