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文化资源

发布时间: 2014-07-22

 

甘肃省临夏州文化资源

 

黑峪寺

刘家峡库区风光

天地太极

 

临夏回族自治州,1.5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县、路、府、司、卫等建制。上古时期,相传大禹导河治水始自临夏积石。春秋时期,为羌、之地,战国末属古雍州之城。秦时为罕羌侯邑,后灭罕羌侯,置罕县。

西汉初,今州地内有大夏县(县治在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罕县、白石县(县治在临夏县双城),属陇西郡。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罕县、白石县属之,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今积石关内黄河南置河关县,属金城郡。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罕、大夏、白石、河关县属之。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十一月,枹罕宋建割据自立,建元置百官,号“河首平汉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夏侯讨平,屠枹罕城。

三国时地属魏,初辖于秦州陇西郡。黄初年间分置凉州,罕、大夏属州陇西郡,今州黄河以北地域及湟水下游部属凉州金城郡。

西晋初,属秦州陇西郡。永宁中(公元301302年)张轨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今青海省民和县),地属之。

十六国时,前凉张骏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44年),分凉州东界六郡置河州,是今州地内设州一级建制之始。前秦苻坚建元七年(公元371年),设河州,治枹罕。西秦乞伏乾归太初二年(公元389年),设北河州,治枹罕后秦弘始二年(公元400年),姚兴攻西秦取罕,亦设河州于罕,仍归乞伏氏统辖。西秦更始九年(公元409年),乾归复夺地兴国。炽磐永康元年(公元412年)2月,西秦郊。10月,移都枹罕暮末永弘四年(公元431年),为夏赫连定所灭,地遂入吐谷浑。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置罕镇。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改置罕镇为河州,西、南临吐谷浑,是北魏西北边防重镇。西魏亦于枹罕置河州。北周仍为河州,治枹罕。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以西道空虚,置河州总管府,节制河、三州、七防诸军事。翌年,移总管府于州,未几还治河州,旋废。

隋初设罕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河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并省州、县,三年复改州为郡。隋末为金城校尉薛举所据。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地归唐,改置河州属陇右道。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十二月,河州归鄯州节度大使统辖。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安乡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河州。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吐蕃属地,仍称河州。至北宋初年,为河唃厮政权所辖。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熙河路。熙宁六年,王韶取河州,属熙河路经略安抚司。

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被金占领,亦为河州。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属熙秦路总管府。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熙秦路总管府为临洮路,仍属之。

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7年),蒙古占领河州,初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路。蒙古汗国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于河州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宣政院。忽必烈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改河州为河州路,划归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统辖。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河州卫,受辖于陕西都司西安行都卫。六年(公元1373年)正月,置河州,隶陕西行中书省。七年,西安行都卫移治河州,河州卫仍属之,另辖朵甘卫、乌斯藏卫(今西藏及四川西南部)。九年,西安行都卫废。后复设,移治甘州(今张掖)。十年,河州卫改置为军民指挥使司,治事河州城,统管军民。成化九年(公元1413年)复置河州,属临洮府;河州军民指挥使司改为河州卫,隶于陕西都指挥使司。

清初,州、卫并存。州属甘肃行省,卫隶陕西都指挥使司。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州属陕西右布政使司临洮府。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裁撤河州卫。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移临洮府驻兰州,遂名兰州府,河州属之。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府、州制废,河州改置为导河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16年,废道改区,属兰山区。民国173月,更名临夏县。次年83日,设临夏等6县行政视察员。民国23112日,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民国2553日,改为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6年,裁撤临夏警备司令部,遂改称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9815,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第120号命令,设立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820日至23日,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临夏地区。9月间,相继设置军事管制委员会、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次年9月,改为临夏分区专员公署。19561119日改设为临夏回族自治州至今,现在自治州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康乐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属甘肃省。

临夏州境沿黄河、湟水、大夏河、洮河、广通河两岸台地,分布着旧石器时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以及青铜时代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遗址,鳞次栉比,层层迭压,内涵十分丰富。自20地纪20年代起至1985年,共查明内文物遗址360多处。其中,永靖县灵寺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乐县边家林等11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尕塬36处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为汉墓)。另外东乡县唐汪、东林家、临夏市张家嘴、永靖县秦魏家等遗址均有重要的考古发掘。重点古文化遗址简介如下:

灵寺石窟

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寺沟峡黄河北岸。最初利用天然洞窟藏书栖居,后开窟凿像,历代雕琢修饰,遂成佛教胜境,蔚为大观。灵寺石窟很久弃之荒野,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19529月中央文化部和西北文化部抽调专家组成灵寺石窟勘察团,对灵寺进行全面勘察。1953年成立炳炅寺石窟文物保管所。19613月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4月,甘肃省文化局又组织“灵寺石窟调查组”,进行第二次调查。1967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拨款120万元,修筑保护大堤,使石窟佛像壁画得到保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1981年、1984年进行维修,石窟艺术重放光彩。石窟现存窟龛195个,其中下寺附近183个,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大型摩岩石刻4方,石碑1通,墨书及石刻题记6处。下寺窟龛中,西秦开凿的21龛,北魏825龛,北周2窟,隋代2窟,唐代20113龛。宋代、西夏、元代、明代均有雕凿,妆、重绘。

 

下王家遗址

下王家遗址,位于东乡县锁南镇东南约1.5公里的下王家村,遗址处在王家沟水库大坝下游西岸断崖峭壁下,是州境内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遗址南北相距8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发现文化层两处,其中暴露的一处灰层长约3米厚约10公分,发现许多炭屑、兽骨、红砖土块等遗物。灰层上覆盖着89米厚的粉砂质黄色粘土层,灰层下面是水积灰绿粉砂质粘土。灰层中发现3件打制石器,其中两件为刮削器,一件为打制石英片。经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土样化验分析,其地层年代为第四纪,绝对年代是(1950) 14900150年。这一发现把州内古代文化史提前1万年之久。

林家遗址

林家遗址位于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第二台地上,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重要遗存。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遗址总面积约百亩。大量遗物为彩陶片,器型有盆钵、碗罐、壶、瓶等,均着黑彩,饰有平行线纹,圆点纹、网格纹、叶网纹。陶器质地细腻,器表打磨光洁,陶色多呈橙黄色。还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址27处,制陶窑3个,灰坑98个。出土马家窑时期的石、骨、陶、铜器等3000余件,并在窑穴、房址内陶器和灰层中,发现大量和少量粟、大麻籽等谷物、油料遗物。另清理出齐家文化房屋遗迹3处、墓葬1座、汉代木棺墓1座,唐代土洞墓6座等。发现的27座房址,分上、中、下3层,即早、中、晚3期。这里出土的一件铜刀,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早铜铸工具,把我国铜制工具史提前千余年。

边家林遗址

边家林遗址位于康乐县城以北3.5公里处三岔河北岸第三台地关丰村边家林村,为马家窑文化半山早期边家林式遗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总面积约1 5万平方米。遗址除马家窑文化边家林墓地外,还有齐家、辛店文化遗址。遗址西端一块台地上发掘墓地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 7座、灰坑1个,出土器物1080件。其中生活用具158件,征集保存118件,生产工具27件,装饰品894件。生活用具均为陶器。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陶器三类。葬式有扰乱葬和侧身屈肢葬等。出土器物有壶、罐、瓶、盆、夹砂缸、钵等。边家林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是马家窑类型到半山类型时期的过渡类型遗存。

半山遗址

半山遗址位于广河县南山乡魏家嘴村,洮河西岸第二台地上。遗址包括瓦罐、马井湾、边家沟等几处墓地。以文物出土地址而得名。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

齐家坪遗址

齐家坪遗址遗址位于洮河西岸第二台地广河县排子坪乡园子坪村齐家坪,距县城东35公里处,是著名的齐家文化命名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4000年左右时间。齐家坪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有墓地和住地两处。居住区有大量的灰层和居住面,灰层和地表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共发掘墓葬117座,房子遗迹2座。出土上千件随葬器物,主要为陶器。墓葬多为合葬墓。出土的一面铜镜,是中国最早的铜镜之一。

崔家庄遗址

崔家庄遗址位于临夏市东北约2公里的临夏县北乡崔家村。地处北南缘山头第一台地上,是一处丰富的齐家文化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约2000米,南北500米。发现袋状灰坑,出土石凿等器物。遗址西侧暴露多座墓葬,深度不同,陶片、人骨暴露在断崖面上。遣址出土有石刀、斧、凿、钵、研磨器、盘状器、网垂、石球、石壁、石璜等,为典型的齐家文化器物。

三坪遗址

三坪遗址地处积石山县城以东安集乡三坪村,为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辛店文化、齐家文化共存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10亩,均有遗物出土。陶器主要器形有瓮、罐、瓶、钵、盆等。被誉为“彩陶王”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瓮是在19498月从三坪嘴地出土,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饰以旋纹为主体的花纹,体型硕大,制作精美,花纹富有飞动气势,波澜壮阔。1954年由大队书记戚永年捐送政府,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秦魏家遗址

秦魏家遗址位于原永靖县莲花城西南部,已淹没于刘家峡水库。秦魏家遗址曾两次发掘,清理墓葬138座,出土大批陶器及其他随葬品,是一处保存完好的齐家文化氏族公共墓地。距今有4300多年。葬式有单人和合葬两种,最有特点是,成年男女合葬,一般都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葬俗表明已存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

刘家峡龙足印

刘家峡龙足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黄河北岸,刘家峡侏罗纪或早白垩纪龙足印化石群的发现在甘肃省尚属首次。截止2005年底,已揭露面积近2000平方米,共11150组、1831个足印。最大足印150厘米×120厘米,为世界之最。该化石与其他产地的古生物遗迹相比,有五个显著特点:其一,保存完好、清晰度高。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完全是经过人工仔细揭露出来的,因而保存得十分完整和清晰,立体感强。同时,在同一岩层层面上还保存有恐龙卧迹、尾部拖痕及粪迹等,构成了足印、卧迹、拖迹和粪迹共存的独特场面。其二,规模大,属种多。在已揭露的总计2000平方米的岩层层面上至少有两类巨型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翼龙类和其他三类形态独特、尚未归属的足印,至少代表9个属种。在同一地点出现如此多样的食植物类和食肉类龙足印,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其三,足印大而独特。刘家峡恐龙足印中最大的一组脚类后足印长150厘米,宽120厘米,前足印长70厘米,宽110厘米,步幅375厘米,左右足印外侧缘间距345厘米。专家们确定留下该足印的是一个庞然大物,体长至少有20米,体重接近50吨。该类足印前足小,后足大,前后足印成对出现,并有规律地部分叠覆,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其四,多层面出现。在已经揭露的1号点同一点上出现上、下四个层位产有不同龙足印类型,其间相隔6.5米厚的砂、泥岩层,泥岩中产叶肢介,明确地反映了在相当长的一段地史时期,这里一直有恐龙活动,而恐龙类群发生了演替,这种足印产地在世界亦属罕见。其五,伴有骨骼化石发现。在恐龙足印化石遗迹产出地的附近地区,已经多处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总之,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立体感之强,均为世界少有。刘家峡恐龙足印形成于一亿七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或早白垩纪时代。

古动物化石

在和政县内宽1 5公里、长25公里近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地下藏有丰富的古动物化石。20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化石贩卖辗转海外,被瑞典、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博物馆收藏,造成巨大损失。1997年,县上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征集流散于民间的6100余件化石标本。199811月,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邱占祥等专家,对古动物化石进行鉴定,确认1055件化石属距今1300万年的铲齿动物群和距今1000万年前的三趾马动物群,分爬行纲和哺乳纲653个属种,其中180件为爬行龟鳖目的陆龟等化石,875件为哺乳啮齿目、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共52个属种。有一级品36件,二级品228件,三级品660件。中科院特意将以和政为中心,包括周边广河、东乡部分地区命名为“和政地区”。这里蕴藏着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丰富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分别埋藏于4种岩性不同的地层中:底部红色砂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00万年前的巨动物群;下部河湖相沉积中,埋藏着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的黄土堆积中埋藏着距今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

古长城遗址

古长城遗址位于永靖县盐锅峡乡黄河南岸上村至小沟地。共和国初期,犹存长达20华里长城遗址。1959年修筑由河口通往刘家峡铁路时,大部分长城遗址被毁。现小沟车站附近尚有七八十米长的一段城迹。何时长城待考。

凤林关

凤林关位于寺沟峡黄河南岸悬崖陡壁间。关隘处仅宽五、六尺,北临黄河深渊,南悬千仞峭壁,地形异常险要,俗称“阎王砭”。凤林关是丝绸古道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关口。汉代张骞通西域,北魏郦道元考察山水,东晋法显西行,文成公主及金成公主进藏,唐御史大夫崔琳西去吐蕃,南来北往的商旅均经此关。

安乡关

安乡关位于莲花城附近的黄河之滨,今为刘家峡水库淹没。安乡关原为吐蕃城桥关,宋改为安乡关。时河州知州姚雄与羌阿章作战,在青海东部地区姚雄四战四捷,后又退守河州,并在黄河之滨“筑安乡关,夹河立堡,以护浮梁”。安乡关在《宋史·地理志》中多次提到,但关址具体在什么地方,众说不已,如喳歌城、莲花城、灵寺附近等。

凤林津

凤林津位于凤林关附近。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著名的津渡,这里河面较窄,水势平稳,加之军事要地,唐朝与吐蕃曾在此多次建筑桥梁,因战争原故,时建时,并在夹河两岸立堡戍守,以卫交通。唐三公主(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西嫁吐谷浑、吐蕃后,凤林渡便成为唐京城长安经河州、鄯州乃至西域或西藏的干线驿遒路线上的主要津渡之一。

莲花津

莲花津又称黄河下渡,是著名官渡。渡口位于莲花城北,“通凉、庄之路”。明初,渡口设千户一员常年驻守。嘉靖四十年(1511年)知州刘卓用官银造船二只,设水夫6人,摆船过渡。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州王全臣捐资设渡船1只。光绪年间知州杨增新重修莲花堡时,亦整治莲花渡口。民国17年(1928年)5月,冯玉祥部驻甘国民军师长赵席聘曾率部在此架设了浮桥。1949823日至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团一军原计划在此渡黄河,曾用两天两夜架起了由5舟连成的浮桥,但在25日夜被河水全部冲垮。此外,据《导河县志》载,民国年间,这里黄河沿岸还有潘家渡、红崖渡、他家渡、罗家浪渡、魏家川渡、大川渡、大石头渡、黄滩渡、西河渡、焦家渡、白家川渡、黑城渡、左南渡、盐场渡等多处。

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墩、狼烟台,是古代军事上的通讯、报警建筑。黄河三峡不但是古丝绸之路南线通道,而且是水运线上的重要叉口。在黄河这段道上,先后有银川河、大夏河、洮河、湟水河交汇,各支流上的木筏、粮筏、毛筏等货物都要经过这里。加之这里又是军事要冲,历代战乱不息。因此,沿河烽火台星罗棋布,尤其是设立在大夏河汇入黄河、湟水汇入黄河之夹河两岸,墩台数量之多、建造之宏伟,更是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