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从民间文艺的研究者到传播者

发布时间: 2022-09-07

【文艺家名片】

徐凤,女,汉族,1970年12月生于甘肃省宁县。201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文艺成就】

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曾在《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战线》《内蒙古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五篇),出版学术专著《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青城书院》《丝路传说故事索引(甘肃段)》4部,合著《西部作家的文化姿态》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1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4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我们的节日”专题调研项目“松鸣岩花儿会”1项,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和政‘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整理与传承研究”1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陇东南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甘肃省“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甘肃省黄河流域非遗保护规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第三方评估工作等省厅级项目5项,其他地方性社会服务项目8项。专著《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曾先后荣获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合著《西部作家的文化姿态》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参与的教改项目“传承优秀地域文化 服务甘肃文化产业——中文类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代表作品】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丝路传说故事索引(甘肃段)》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

抖音平台:阿凤姐讲故事

 

【业内评述】

 

从民间文艺的研究者到传播者

 

徐凤从小就喜欢民俗,常常要看个究竟、问个究竟。攻读研究生期间,又经常泡在图书馆阅读各类文化书籍,用所读中外文化理论解析文学中文化现象就成了她的研究目标。尤其是2013年,当她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获批以后,更是把饱满的热情全部放在了对甘肃民间故事的研究上:搜集已出版民间故事集、20世纪80-90年代各地县整理出来的民间故事内部资料本多达103本,走访各地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者和研究者30余人,代表性民间故事流传之地(如庆城县、宁县、泾川县、灵台县、崆峒山、麦积山、秦州区、秦安县、肃南县、甘州区、肃州区、扁都口、焉支山、嘉峪关关城、敦煌市、阳关、玉门关等),几乎全部用脚丈量完了。四年下来,搜集整理甘肃省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和故事)1万余则,完成书稿《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37.5万字。2020年,徐凤又毅然决然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甘肃卷》的主持工作。在防疫工作允许的情况,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带领课题组成员奔走于相关市县,走访各县区的民间故事采录者、资料收藏者和“故事篓子”,听取他们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的经验,采录依然流传于民间的优秀故事,虚心请教于省内外著名专家,总结宝贵经验。截止2022年5月底,已完成《陇东分卷一》和《陇东分卷二》的全部编纂校对工作、《陇东南分卷》的全部编纂工作和《陇中分卷》的部分编纂工作,所完成卷本均受到了相关专家和领导的好评。2022年4月,徐凤在抖音平台注册了“阿凤姐讲故事”帐号,截止2022年5月28日,已上传讲述民间故事视频57个,个别视频(如《五泉山的由来》《牛为啥没有门牙》等)浏览量达1.3万人次。另外,自5月中旬始,她又在每周三20:00—21:00在抖音直播间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周六20:00—21:00在抖音直播间讲述并解读民间故事,为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开辟了一个新空间。从对民间文艺的研究,到对民间文艺的传播,徐凤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相信她会越做越好,成为甘肃优秀民间文艺工作者之一。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